新华日报记者 赵芳人妖
通信员 刘蔚 展开虎
3月5日,东海县李埝中心小学里,一间挂着“正洪书屋”牌匾的教室挤满了学生。大理石大地映着窗外的春光,2000余册文籍静立在书架上,教室正中间的阅读桌上摊开一册《雷锋的故事》——这是金正洪有利摆上的。
本日,世界精神雅致诞生尖兵金正洪与浙江省义乌市正洪爱心公益协会的几位会员一同来到东海县李埝中心小学,为昨年结对资助的10名学生披发爱心红包,并干预“正洪书屋”揭牌典礼,见证“一缕光”的传递。
草屋子里种下“第一缕光”
上世纪90年代,东海县李埝中心小学的前身——李埝林场小学就曾有过一间“正洪书屋”。这个书屋的故事,要从一册书提及。
时光回溯至1984年春,原南京军区驻徐州某部警卫连战士金正洪随部队来到东海李埝林场拉练。锻真金不怕火之余,当他看到驻地李埝林场小学“草屋子、土凳子、泥娃子”的状态时,心里尽头酸楚。一天,他在路上碰见几个下学回家的孩子,便问他们:“你们最需要什么?”孩子们眨巴着眼睛说:“咱们念念看小画书,也念念看故事书。”
当晚,深受雷锋精神影响的金正洪,在日志本上写下:“要让他们看见更大的世界。”几个月后,他拿着攒了半年的津贴走进邮局,一个被寄往李埝林场小学的包裹里,装满260多本小画书、故事书等儿童读物。收到包裹后,淳厚们仔细翻找,却长期无法找到寄件东说念主信息,只在题名处看到“东说念主民中的一员”几个质朴的字。
而等于这个包裹,开启了长达41年的“雷锋邮路”。到了年底,学校又链吸收到30本新华字典和160多支水彩笔、圆珠笔,内部附了一封信,好像道理是:为饱读舞孩子们好勤学习,但愿把这些学惯用品动作“三勤学生”奖品发给品学兼优的孩子们。从此,每年“六一”节前,学校皆能收到无数册本和学惯用品。
不仅如斯,从1986年起,学校还初始收到这位好心东说念主订阅的《中国少年报》《儿童大世界》等7种儿童报刊。为此人妖,学校专门腾出一间屋子,用来存放这些册本和报刊。课余时辰,孩子们便蜂涌在这里,这间小小书屋,让孩子们看见了“更大的世界”。
“往日战友笑我傻,说草屋子里能长出什么?”如今,在金正洪家中,近千张泛黄的汇款单存根被装订成册,最旧的那张邮戳还是无极成水墨色。“咫尺他们知说念了,草屋子里能长出光。”
“爱心账本”上这段路“走”了41年
义乌到东海,在金正洪“爱心账本”上,这段路“走”了41年,承载着数吨重的册本、数万元助学金,以及上千封感谢信。
改行回到浙江义乌桑梓后,金正洪关爱费事孩子们的脚步并莫得罢手。他依然不依期踏上赶赴李埝乡和李埝林场学校的路,为孩子们送去关爱和虚心。
2006年5月26日,金正洪受邀来到东海县,为上千名学生作了一场题为“新工夫若何作念别称有理念念、有抱负的好后生”的演讲。他的事业感染了每一位学生,引发了他们学雷锋作念功德的和顺。
同庚,李埝中心小学专门确立一个“正洪班”,饱读舞全球支配课余时辰为同学、为学校作念功德。校长杨雷说:“自‘正洪班’确立后,孩子们的精神面庞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正洪班’整体同学的带动和影响下,全校学风、校风剖析好转。”
这些年来,金正洪与李埝林场、李埝中心小学的师生结下了深多心扉。这里的教训换了一批又一批,学生走了一届又一届,但不管是年青的新教训照旧退休的老教训,拿起金正洪就有说不完的心里话。
步履现场,金正洪以他也曾资助过的毕业生顾一平动作榜样来激励孩子们。他说:“顾一平咫尺还是是天津大学的别称大学生。我从她五年岁初始资助她,到咫尺,她给我写过50多封信。前些日子,她告诉我她获取了奖学金,况且把500块钱捐给了爱心团队。她在‘一缕光’映照下成长,如今,她也但愿我方能够成为‘一缕光’,去照亮别东说念主。”
“光的传递”在小小的书屋里有了新注脚。金正洪说:“我在东海埋下一颗种子,愿它们长成丛林。”
“一缕光”还是“燎原”
在金正洪学雷锋“清单”上纪录着:
1984年,带动老部队确立“警卫连爱心团队”,7名退伍兵参与助学;
2020年,“正洪爱心公益协会”注册,企业家会员包车送书下乡;
2024年,要在世界偏远山区结对学校创建百座“雷锋书屋”……
41年来,金正洪率领的公益团队从滥觞7个东说念主,发展到如今300多东说念主,成员有新四军老战士朱光、雷锋生前场地连连长虞仁昌等,这个以退伍老战士为主体的爱心组织,书写了一个个感东说念主的爱心故事,“一缕光”还是“燎原”。
午夜电影“爱心助教,发源于东海,如今还是彭胀到世界各地。”金正洪说,他与李埝中心小学有着40多年的不明之缘,但愿通过书屋给孩子们播撒下但愿的种子。“动作别称共产党员、别称老兵,我深知我方肩负着担当,能为那些费事家庭孩子分管忧愁,是我最安定的事情。”
比年来,金正洪将爱心团队开展学雷锋步履的爱心点滴整理成册人妖,链接出书《爱在路径》《爱在义乌》《爱在金秋》《爱在阳春》等册本。他把这些册本无偿施济给学校,饱读舞越来越多的孩子学雷锋作念功德,续写雷锋新故事。